2025年4月,藝術與設計系舉辦了兩場藝術與學術系列講座,主題圍繞著藝術與學術之間微妙的互動關係。儘管這些講座看似超越了傳統藝術範疇,卻貼近著藝術的核心。通過觀察清代繪畫中的天象與服飾知識以及莊子的哲學理論,跨領域的學術對話打破了傳統框架,為藝術理論研究帶來嶄新視野。這種結合歷史考據、哲學思辨和藝術鑑賞的方式,凸顯了藝術在人文社會領域中的廣泛應用價值,為藝術理論研究開闢了更廣泛的發展空間。
4月16日,由來自北京服裝學院的陳芳教授主講,藝術與設計系特聘教授王玉冬擔任主持人。陳教授以《大駕鹵簿圖書》中的「龍旗十二」為主題,探討了「物」的神格化和象徵性系統,以及圖式結構如何模仿天象圖的議題。透過深入解構與道教、星象等知識相結合,陳教授揭示了《大駕鹵簿圖書》中的象徵性系統,為藝術史研究注入跨學科的視角,為學生們開啟了新的研究領域。
4月18日,由來自北京大學章啟群教授主講,澳門大學藝術與設計系主任李軍擔任主持人,並邀請了並邀請了澳門大學歷史系特聘教授林少陽、哲學與宗教學系主任張穎教授以及特聘教授王慶節作為與談人出席。本次講座內容源自章教授在其著作《渊默而雷声——<庄子>的哲学论证》中提及到的”莊子關於世界不可知的五個論證”展開。作為哲學史上最深刻的懷疑論思想,章教授用五個案例進行了豐富的論證。講座結束後,三位與談人與章教授進行了深入的交流,以自身專業知識的角度對莊子的思想進行了再構。學術大咖之間的思維碰撞將為知識的藝術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豐富了藝術與設計系在學術領域的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