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毓林
YUAN, Yulin

中國語言文學系主任
Head of Depart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一)專書 BOOKS

  1. 《現代漢語祈使句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
  2. 《漢語動詞的配價研究》,江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
  3. 《語言的認知研究和計算分析》,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
  4. 《袁毓林自選集》,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年。
  5. 《漢語語法研究的認知視野》,商務印書館,2004年。
  6. 《基於認知的漢語計算語言學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
  7. 《漢語詞類劃分手冊》,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09年。合作,第一作者,署名順序:袁毓林、馬輝、周韌、曹宏。
  8. 《漢語配價語法研究》,商務印書館,2010年。
  9. 《漢語詞類的認知研究和模糊劃分》,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年。
  10. 《漢語句子的焦點結構和語義解釋》,商務印書館,2012年。
  11. 《著名中年語言學家自選集·袁毓林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3年。
  12. 《語言的認知研究和計算分析》(增訂本),商務印書館,2014年。
  13. Cognition-based Studies on Chinese Grammar, written in Chinese by Yuan Yulin, Translated by Wu Guoxiang,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勞特利奇出版社), 2017.
  14. 《漢語否定表達的認知研究和邏輯分析》,商務印書館,2018年。
  15. Lexical Ontological Semantics, by Wu Guoxiang and Yuan Yulin,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勞特利奇出版社), 2019.
  16. 《語義解釋的生成詞庫理論及其運用》,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20年。合作,第二作者,署名順序:李強、袁毓林。

(二)單篇論文 ARTICLES and CHAPTERS IN BOOKS (2016年以後 published after 2016)

  1. 《反敘實動詞賓語真假的語法條件及其概念動因》,《當代語言學》2016年第2期。合作,署名順序:李新良、袁毓林。
  2. 《述結式與“把”字句的構式意義互動研究》,《語言教學與研究》2016年第3期。合作,第二作者,署名順序:王璐璐、袁毓林。
  3. 《“什麼”句否定意義的形成與識解機制》,《世界漢語教學》2016年第3期。合作,第一作者,署名順序:袁毓林、劉彬。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語言文字學》2016年第10期,全文轉載。
  4. 《當前修辭學教學的若干問題》,《當代修辭學》2016年第4期。合作,第一作者,署名順序:袁毓林、李新良。
  5. 《“S1S2是V”句式的主觀性及其形成機制》,《語文研究》2016年第3期。合作,第二作者,署名順序:劉彬、袁毓林。
  6. 《走向深度學習和多種技術融合的中文信息處理》,《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年第4期。合作,第二作者,署名順序:王璐璐、袁毓林。《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2016年第5期轉載。
  7. Lulu WANG, Yulin YUAN, Yunxuan LI, and Yixiao JIANG. 2016. The Classification and Teaching Strategies of Chinese ba-sentenc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pplied Chinese Language Studies VII.1-11.合作,第二作者,署名順序:王璐璐、袁毓林、李雲軒、蔣易曉。
  8. 《漢語“比”字句關鍵要素的常規序列模式探索》,《中文信息學報》2016年第4期。合作,第三作者,署名順序:朴敏俊、李強、袁毓林。
  9. 《量詞“場”的事件量化功能分析》,《語言研究》2016年第4期。合作,第二作者,署名順序:李強、袁毓林。
  10. 《從生成詞庫論看名詞的詞典釋義》,《辭書研究》2016年第4期。合作,第二作者,署名順序:李強、袁毓林。
  11. 《現代漢語“S1S2是V”句式的句法特點研究》,《對外漢語研究》2016年第14期。合作,第二作者,署名順序:劉彬、袁毓林。
  12. 《中國大學生反事實思維及其表達的樂觀主義傾向》,《漢語學報》2016年第4期。合作,第一作者,署名順序:袁毓林、張馳。
  13. 《簡析中國大學生反事實思維及其表達的替代方案》,日本《現代中國語研究》,2016年第18期。合作,第一作者,署名順序:袁毓林、張馳。
  14. 《漢英日韓“懷疑”類動詞的句法語義和語用對比》,《漢藏語學報》2016年第9期。合作,第二作者,署名順序:朴敏浚、袁毓林。
  15. 《海峽兩岸隱性否定副詞“白”的比較》,《兩岸四地現代漢語對比研究新收穫(4)》,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6年。合作,第二作者,署名順序:曾靜涵、袁毓林。
  16. Zeng, Jinghan and Yuan, Yulin 2016 The Motivated Topicalization and Referentiality of the Compound Noun in Chinese, Chinese Lexical Semantics. M. Dong et al. (Eds.): CLSW 2016, LNAI 10085, pp. 40–50, Spring Verlag, Berlin Heidelberg, 2016.合作,第二作者,署名順序:曾靜涵、袁毓林。
  17. 《細粒度與可視化的“比”字句分析模型及計算應用》,《中文信息學報》2016年第6期。合作,第二作者,署名順序:朴敏浚、袁毓林。
  18. 《基於遠監督的語義知識資源擴展研究》,《中文信息學報》2016年第6期。合作,第三作者,署名順序:盧達威、王星友、袁毓林。
  19. 《“知道”的敘實性及其置信度變異的語法環境》,《中國語文》2017年第1期。合作,第二作者,署名順序:李新良、袁毓林。
  20. 《語言研究的經驗基礎和人文關懷——幾個基於概念結構的跨語言比較的研究案例》,《杉村博文教授退休記念 中國語學論文集》。[日本]白帝社,2017年。合作,第二作者,署名順序:李強、袁毓林。
  21. 《疑問代詞“誰”的虛指和否定意義的形成機制》,《語言科學》2017年第2期。合作,第一作者,署名順序:袁毓林、劉彬。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語言文字學》2017年第8期,全文轉載。
  22. 《怎樣形成具有開拓性的博士論文選題》,《中國大學教學》2017年第5期。合作,第一作者,署名順序:袁毓林、王恩旭。
  23. 《從漢語反事實條件句看其背後的思維特點》,《楊凱榮教授還曆紀念論文集 中日言語研究論叢》,[日本]朝日出版社,2017年。合作,第一作者,署名順序:袁毓林、李新良。
  24. 《漢語定語小句的類型及其句法表現》,《語言教學與研究》2017年第4期。合作,第二作者,署名順序:寇鑫、袁毓林。
  25. 《事件屬性名詞與自指“的”字結構的選擇限制》,《當代語言學》2017年第3期。合作,第二作者,署名順序:寇鑫、袁毓林。
  26. 《中文教育路在何方?——“修辭學—詩學—闡釋學”“三駕馬車”拉動中文教育》,《中國社會科學報》2017年7月25日(星期二),第3版。
  27. 《否定與悖論及不可思考之事》,邵敬敏、杉村博文、馮勝利、楊凱榮等著《語言學研究的多元視野——慶祝史有為教授八十華誕文集》,商務印書館國際有限公司,2017年。
  28. 《漢語反事實條件句的形態特徵——以英、韓語為參照系進行比較》,韓國“中國語文學研究會”《中國語文學論叢》2017年第106號。合作,第二作者,署名順序:朴敏浚、袁毓林。
  29. 《反問句否定意義的形成與識解機制》,《語文研究》2017 年第4期。合作,第二作者,署名順序:劉彬、袁毓林。
  30. 《漢語副詞“幹”的去範疇化——從名詞到隱性否定副詞的演變歷程及其動因》,《閱江學刊》2017 年第6期。合作,第二作者,署名順序:曾靜涵、袁毓林。
  31. 《現代漢語“給VP”結構的及物性分析》,《漢語學習》2017年第6期。合作,第二作者,署名順序:寇鑫、袁毓林。
  32. 《“都”和“只”的意義和用法同異之辨》,《中国语文》2018年第1期。合作,第二作者,署名順序:李強、袁毓林。
  33. 《信念與概率:認識情態動詞的語義差異及其功能分化》,《世界漢語教學》2018年第1期。合作,第二作者,署名順序:李命定、袁毓林。
  34. 《漢語中的概念轉喻及其語法學後果》,《語言教學與研究》2018年第1期。收入《漢語言學新視界》編委會編《漢語言學新視界》,2019(總第4期),學林出版社。
  35. 《“懷疑”的詞匯歧義和意義識解策略》,《外語教學與研究》2018年第1期。合作,第二作者,署名順序:劉彬、袁毓林。
  36. 《機器詞典釋義模板的建構和運用》,《中文信息學報》2018年第1期。合作,第二作者,署名順序:王恩旭、袁毓林。
  37. 《“給VP”結構的主觀性分析》,《語言科學》2018年第1期。合作,第二作者,署名順序:寇鑫、袁毓林。
  38. 《詞義中物性角色的分佈及其對詞語釋義的影響——以“顏色語素+名物語素”複合詞為例》,《外國語》2018年第2期。合作,第二作者,署名順序:王恩旭、袁毓林。
  39. 《現代漢語名詞的敘實性研究》,《語言研究》2018年第2期。合作,第一作者,署名順序:袁毓林、寇鑫。
  40. 《“真的”的主句現象及其內嵌條件研究》,《海外華文教育》2018年第2期。合作,第二作者,署名順序:張小玲、袁毓林。
  41. 《蘇州話反事實條件句的句法形式》,《常熟理工學院學報》2018年第3期。合作,第一作者,署名順序:袁毓林、張琳莉。
  42. 《從形式轉喻看離合詞分開使用的句法性質》,《當代語言學》2018年第4期。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語言文字學》2019年第1期,全文轉載。
  43. 《漢語敘實反敘實名詞的句法差異及其認知解釋》,復旦大學漢語言文字學科《語言研究集刊》(第二十輯),上海辭書出版社,2018年。合作,第二作者,署名順序:寇鑫、袁毓林。
  44. 《物性結構在文本中的創建及其翻譯轉換與演化》,《詞彙學理論與應用》編委會編《詞彙學理論與應用》(九),商務印書館,2018年。合作,第二作者,署名順序:吳國向、袁毓林。
  45. 《現代漢語“一個N”結構事件化解讀的句法語義機制》,《語文研究》2018 年第4期。合作,第二作者,署名順序:尹常樂、袁毓林。
  46. 《怎樣利用語言知識資源進行語義理解和常識推理》,《中文信息學報》2018年第12期。合作,第一作者,署名順序:袁毓林、盧達威。
  47. 《“怎麼”類特指反問句否定意義的形成與識解機制》,《語言教學與研究》2019年第1期。合作,第二作者,署名順序:劉彬、袁毓林。
  48. 《“哪裡”類反問句否定意義的形成與識解機制》,《華中師範大學學報》2019年第1期。合作,第二作者,署名順序:劉彬、袁毓林。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語言文字學》2019年第7期,全文轉載。
  49. 《“漢語形容詞句法語義功能信息詞典暨檢索系統”知識內容說明書》,《辭書研究》2019年第2期。合作,第一作者,署名順序:袁毓林、曹宏。
  50. 《違反複雜名詞短語限制的語義條件及其語用解釋》,《漢語學報》,2019年第2期。合作,第二作者,署名順序:寇鑫、袁毓林。
  51. 《從跟“有”字存在句的替換限制看“是”字存在句的語義特點》,《語言科學》2019年第2期。合作,第二作者,署名順序:崔璨、袁毓林。
  52. 《存在句的關系結構及其轉指偏向研究》,《華文教學與研究》2019 年第2期。合作,第二作者,署名順序:崔璨、袁毓林。
  53. 《為什麼要給語言建造一座宮殿?——從符號系統的轉喻本質看語言學的過度附魅》,《語言戰略研究》2019年第4期。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語言文字學》2019年第11期,全文轉載。
  54. 《漢語是一種“無時態語言”嗎?》,《當代語言學》2019年第3期。合作,第二作者,署名順序:朴瑉娥、袁毓林。
  55. 《近代中西文化激蕩背景下的漢語語法研究70年》,《常熟理工學院學報》2019年第4期。
  56. 《生成詞庫理論和名詞語義的結構描述與概念解釋》,《語言學論叢》第59輯,商務印書館,2019年。合作,第二作者,署名順序:李強、袁毓林。
  57. 《隱性否定副詞“白”的功能擴散、語義識解及其演變機制》,《語言學論叢》第59輯,商務印書館,2019年。合作,第二作者,署名順序:曾靜涵、袁毓林。
  58. 《反問句中“什麼”的否定類型與否定意義——從“行、知、言”三域理論看》,《語言學論叢》第59輯,商務印書館,2019年。合作,第二作者,署名順序:劉彬、袁毓林。
  59. 《功用義對關係小句結構類型和解讀傾向的影響》,《中國語文》2019年第6期。合作,第二作者,署名順序:寇鑫、袁毓林。
  60. 《親屬關係推理系統研究與實現》,《中國社會科學》2019年第11期。合作,第二作者,署名順序:盧達威、袁毓林。
  61. 《“都”約束單數名詞的語義允准條件及相關因素研究》,《漢語學習》,2019年第4期。合作,第二作者,署名順序:孫競、袁毓林。
  62. Sun Jing,Yuan Yulin 2020 Spatiality and Its Semantic Consequence of the Quantitative Expression “一CCN” in Mandarin Chinese,Jia-Fei Hong,Yangsen Zhang,Pengyuan Liu (Eds.)Chinese Lexical Semantics: 20th workshop, CLSW2019 Beijing, China, June 28-30, 2019, Revised Selected Papers.. P3-13, 2020.合作,第二作者,署名順序:孫競、袁毓林。
  63. 《敘實性和事實性:語言推理的兩種導航機制》,《語文研究》2020年第1期。入陳振宇、張新華主編《敘實性和事實性》,上海教育出版社,2020年。
  64. 《“記得”的敘實性漂移及其概念結構基礎》,《語言教學與研究》2020年第1期。
  65. 《“一個V”結構的情狀類型和事件化解讀的機制》,《語言科學》2020年第3期。合作,第二作者,署名順序:尹常樂、袁毓林。
  66. 《願望表達的反事實意義與複句形式》,朱斌主編《複句問題新探》,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20年6月。合作,第二作者,署名順序:鞠晨、袁毓林。
  67. 《願望句的事實性及其時間條件》,《華文教學與研究》2020年第3期。合作,第二作者,署名順序:鞠晨、袁毓林。
  68. Jinghan Zeng and Yulin Yuan 2020 Implicit Negative Adverbs and Their Semantic Features in Mandarin: Using Gan as an Example.(漢語的隱性否定副詞及其語義特徵——以“幹”為例)Current Research in Chinese Linguistics. July 2020, Volume 99, Number 2, pp. 331-342(《中國語文通訊》2020年7月,第99卷,第2期。合作,第二作者,署名順序:曾靜涵、袁毓林。《存在句中及物動詞施事的隱現問題研究》,《當代語言學》2020年第3期。合作,署名順序:崔璨、袁毓林。
  69. 《“忘記”的敘實性漂移及其概念結構基礎》,《中國語文》2020年第5期。
  70. 《從語言表達看疫情下人們的因果認知與反思歸因》,《語言戰略研究》2020年第5期。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語言文字學》2020年第12期,全文轉載。收入李宇明主編《應急語言問題研究》,商務印書館,2020年。
  71. 《從禮貌表達到充分必要條件副詞——“虧”類詞幸好與充要條件意義的來源和演變》,《語言學論叢》第60輯。
  72. 《名量詞前形容詞的語義功能與出現條件分析》,《語言研究輯刊》第25輯,上海教育出版社,2020年。合作,第二作者,署名順序:孫競、袁毓林。
  73. 《“語義網-本體知識-知識圖譜”和語言研究》,《漢語學報》2021年第1期。合作,第一作者,署名順序:袁毓林、曹宏。
  74. 《現代漢語“一個XP”結構的主觀性》,《語言教學與研究》2021年第2期。合作,第二作者,署名順序:尹常樂、袁毓林。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語言文字學》2021年第6期,全文轉載。
  75. 《“人機對話-聊天機器人”與話語修辭》,《當代修辭學》2021年第3期。
  76. 《從中動句看主語名詞的物性結構的句型投射》,《語言科學》2021年第3期。合作,第一作者,署名順序:袁毓林、曹宏。
  77. 《“偏”和“偏偏”的語義分工探究》,《漢語學習》2021年第3期。合作,第二作者,署名順序:尹常樂、袁毓林。
  78. 《從概念極性與信息結構看“懷疑”的義項分佈及意義識解》,《外國語》2021年第5期。合作,第二作者,署名順序:劉彬、袁毓林。
  79. 《從語言的“多聲性”看“假裝”句的解讀歧異》,《語言戰略研究》2021年第5期。
  80. 《感歎副詞對願望句反事實意義的推動作用》,《世界漢語教學》2021年第4期。合作,第二作者,署名順序:鞠晨、袁毓林。
  81. 《功用義“NP 可以 VP”句的語義要求與句法實現》,《漢語學習》2022年第1期。合作,第二作者,署名順序:尹常樂、袁毓林。
  82. 《의합(意合) 특징에 기반한 중국어 문법 체계의 구축과 응용 (上) — 중국어 의합 문법 체계 개요》(《基于意合特征的中国语文法体系的构筑与运用——中国语意合文法体系概要》),袁毓林 原著,李命定、鄭仁貞、朴敏浚 譯,韩国的《中國語文論譯叢刊》(2022年1月30日)第50辑。https://doi.org/10.35822/JCLLT.2022.01.50.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