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鏡海人文論壇】唱反調的誘惑與危險:論王安石的昭君詩 – 楊曉山教授 (美國諾特丹大學教授)
2023-10-30 @ 9:00 上午 ~ 10:30 上午
澳門大學人文學院將於2023年10月30日(週一)上午09時於ZOOM及E21A-3118 & 3121 舉行“鏡海人文論壇”,該論壇將邀請不同研究領域的知名學者分享他們的研究成果。本次論壇邀請了楊曉山教授就“唱反調的誘惑與危險:論王安石的昭君詩”主題進行線上演講。
活動詳情:
講者:楊曉山教授
題目:唱反調的誘惑與危險:論王安石的昭君詩
日期:2023年10月30日(週一)
時間:上午09:00 – 10:30
地點:線下(E21A – 3118 /3121 觀看Zoom)/ 線上 (Zoom鏈結:https://umac.zoom.us/j/95539337498)
語言:普通話(Zoom輔以英語即時傳譯)
*本次論壇將提供輕便小食,數量有限,先到先得。
有興趣人士請於2023年10月26日或以前經 https://umac.au1.qualtrics.com/jfe/form/SV_9mh7aTNTGbTMYo6 報名。
演講摘要:
王安石的《明妃曲二首》之所以能夠留名於世,主要是因爲其中有三行詩句在道德上存在爭議。在許多人看來,這三句詩模糊了夷夏大防,甚至爲那些因個人恩怨而變節叛國者做强詞奪理的辯解。對這兩首詩的批評很快就匯入一股政治批判的洪流之中,這股洪流有一個主題,即認爲王安石對北宋亡於金人之手負有罪責。另外,這兩首詩還被當作典例,用來譴責王氏道德觀念全然的邪惡不經。在我看來,王安石這兩首詩對傳統道德的反叛,實爲論辯型翻案的一種操練。至於那些對王氏的攻擊,與其說是緣於其詩歌本身存在問題,不如說是因爲攻擊者心存偏見。與此同時,我們也應該承認:王氏那幾句聳人聽聞的詩句所引發的關注並非完全是無稽之談。這些關注反映出翻案詩法中的一個問題,即如何在詩意創新與道德規範之間取得平衡。
講者簡介:
楊曉山教授,美國諾特丹大學東亞語言與文化系系主任、美國哈佛大學比較文學博士。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古典詩學及唐宋詩歌文化。代表著作有《感知與再現:中英詩歌自然意象說的比較研究》、《私人領域的變形:唐宋詩歌中園林與玩好》、《王安石與宋代詩歌文化》等。其學術研究曾獲美國人文基金會及美國學術團體協會的贊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