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學院榮譽博士
莫言

本名管謨業,中國當代著名作家。2011年以長篇小說《蛙》榮獲第八屆茅盾文學獎。2012年因其“用幻覺現實主義將民間故事、歷史和當代融為一體”而獲頒諾貝爾文學獎,成為極少數獲此殊榮的中國籍作家。
1988年,改編自莫言作品、由張藝謀執導的電影《紅高粱》獲“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等8項大獎。2014年,莫言獲澳門大學頒授榮譽文學博士學位。
主要作品:《蛙》、 《紅高粱家族》、《檀香刑》、《豐乳肥臀》、 《生死疲勞》
白先勇

當代著名小說家、劇作家、文學評論家。其代表作《臺北人》在《亞洲週刊》評選的“20世紀中文小說100強”中名列第七。作品獲余光中、夏志清等知名作家、評論家一致推崇,堪稱二十世紀華語文壇重要創作者。近年專注編寫書評與崑曲研究。2015年,白先勇獲澳門大學頒授榮譽文學博士學位。
主要作品:《臺北人》、《紐約客》、《孽子》、《寂寞的十七歲》、《樹猶如此》
賈平凹

本名賈平娃,中國當代著名作家、書法家、畫家。2008年以《秦腔》獲得第七屆茅盾文學獎。他以中國傳統美的表現方式,真實地表達了現代中國人的生活與情緒,為中國文學的民族化和走向世界作出了突出貢獻。2016年,賈平凹獲澳門大學頒授榮譽文學博士學位。
主要作品:《秦腔》、《廢都》、《浮躁》、《古爐》、《老生》、《商州》、《高興》
王安憶

中國當代著名作家。被喻為二十世紀80年代中期起盛行於中國文壇的“知青文學”、“尋根文學”等文學創作類型的代表性作家。2000年以《長恨歌》榮獲第五屆茅盾文學獎,後由關錦鵬改編成電影。其作品多被譯成英、德、荷、法、捷、日、韓、希伯來文等多種文字。2018年,王安憶獲澳門大學頒授榮譽文學博士學位。
主要作品:《長恨歌》、《米尼》、《桃之夭夭》、《天香》
王士元

世界著名語言學家、國際中國語言學學會創會會長。1973年創辦的英文版語言學期刊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中國語言學報》多年來一直是漢語語言學界最具代表性的學刊之一。在演化語言學、自然語言處理、認知神經語言學等跨學科研究上有傑出貢獻。2017年榮獲上海人類學學會頒發終身成就獎。2023年,王士元獲澳門大學頒授榮譽人文學博士學位。
主要著作:《語言的探索》、 《語言、語音與技術》、《演化語言學論集》、《語言、演化與大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