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識教育課程旨在培養學生終生學習的能力,為學生未來的事業發展提供助力,更能拓展學生視野、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生全面發展。

人文學院一如以往為學生開設一系列與人文相關範疇的通識科目,為學生提供更多學習機會,並學以致用。人文學院通識講座涵蓋不同的學科和主題,讓學生接觸到多元的知識,增強他們的世界觀。通過通識教育促進不同學科之間的連結,讓學生理解各領域之間的關聯性和整體性。通識講座涵蓋倫理、文化和社會問題,這更促進學生的人文素養和社會責任感。

有鑒於此,學院於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繼續開設一系列通識課程專題講座,邀請學院不同領域專家教授進行專題講座,分享最新學科趨勢,讓學生能夠接觸到前沿知識。

在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人文學院成功舉辦了八場的通識教育講座,內容涵蓋哲學、文學、藝術與科技等多個領域,為師生們帶來了豐富多樣的思想碰撞。這八場講座主題多元,充分體現了通識教育的跨學科特色與廣泛影響力。2月份首先有Hans-Georg Moeller(梅勒)教授解讀“Truth and Order in Chinese and European Philosophy”和徐杰院長主講“語言有規則、規則可突破、突破有條件”。3月份有李德鳳教授“漫談紅樓夢翻譯”、李軍教授闡釋“什麼是中國?— 藝術史的視角”以及Victoria Harrison教授探討“Taylor Swift and the Meaning of Life”。4月份則呈獻孫藝風教授的“Why Translate Literature?The Power of Stories Across Borders”、梁藍波教授的”以數字科技和人工智慧推進藝術與設計的創新性”,以及王玉冬教授的”如何觀看《清明上河圖》”3場拓展跨領域思維的精彩演講。

這些講座為校園社群注入了多元視角,促進了跨學科的深入交流。敬請期待下學期更多的精彩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