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29日晚上7點,澳門大學人文學院中國語言文學系開展題為“文學與歷史的互動——以荊軻故事為例”的學術對談,訪問嘉賓是清華大學的張海明教授,對談者是澳門大學張月教授。澳門大學中文系鄧駿捷教授、王思豪教授、英文系尤呈呈教授等人文學院的師生現場出席講座。

張海明教授的研究興趣包括文學理論、比較詩學、文獻學,發表了數量眾多的優秀文章。代表作《經與緯的交結——中國古代文藝學範疇論要》《玄妙之境:魏晉玄學美學思潮》《走向比較詩學》《中西比較詩學的歷史與發展》《中國古代文學流派意識研究》,在《文學評論》《文學遺產》《清華大學學報》《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等頂級期刊發文逾百篇。

荊軻故事在中國家喻戶曉,其故事的早期流傳涉及眾多典籍,如《史記·荊軻傳》《燕丹子》《戰國策·燕太子丹質于秦》。張海明教授在最近十年內在權威期刊發表了多篇以荊軻為中心的文章,內容涉及荊軻刺秦故事及其在後代的接受和流傳。本次對談中,張海明教授從文獻學、文學角度對該故事的來龍去脈以及早期接受過程中的重要問題進行專題論述。

整場對談張教授有條不紊、嚴謹細緻地將學術問題娓娓道來。在對談開始後,張教授先是結合個人經歷講述了開始關注荊軻的機緣,以及他面對紛繁複雜的資料進行研究的過程,尤其是其中遇到的困難以及克服這些困難的經歷。而後雙方就《史記》荊軻傳記進行了文本細讀和集中討論,探討了前人持不同觀點的一些問題。其次討論了現在通行本《戰國策》荊軻刺秦部分的來源,以及《燕丹子》的創作時間和作者身份等問題。最後,雙方圍繞莫言的話劇《我們的荊軻》探討了莫言對荊軻故事的改編以及解讀荊軻的方式。

對談結束後,澳大教授就對談內容發表了自己的心得與感受,並與張海明教授分享了自己的研究所得。對談在學術交流的友好氛圍中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