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大學人文學院日文學系於2025年9月成功舉辦兩場以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為主題的學術與教學活動,積極回應語言教育領域當前的轉型挑戰,並展示其在LOTE(非英語語言)教育創新實踐方面的重要進展。
第一場為9月16日舉辦的國際學術圓桌論壇,主題為:〈生成式AI時代:多語教育與學習科學的交會點〉(Intersections of Plurilingual Education and Learning Sciences in the Age of Generative AI)。論壇邀請了來自日本、中國內地、香港與澳門的專家學者,就生成AI技術如何重塑語言學習與教學實踐展開跨學科對話。發表人包括:來自早稻田大學的李在鎬教授、香港中文大學的青山玲二郎博士、中山大學的楊秀娥副教授、華中科技大學的黃均鈞副教授、以及澳門大學的廖媛苑博士後研究員。論壇由澳門大學日文學系的李羽喆助理教授主持。
活動當日吸引校內外學者與師生踴躍出席,現場氣氛熱烈,與談內容涵蓋AI寫作支援、多語環境中的語言習得機制、教師角色轉變與AI介面倫理等前沿議題。論壇不僅深化本地與區域間的教育研究聯結,也為LOTE語言教育的再定位提供了具體思路與實踐經驗。
翌日(9月17日),日文學系亦舉辦了面向本科生的生成AI特別講座,邀請李在鎬教授主講,講題為:The Power of Language: How Should We Live in the Age of AI? 本講座聚焦「在AI翻譯與語言支援工具日益普及的時代,人類學習語言的價值何在?」此一核心問題。李教授從AI翻譯的侷限性、人類學習的情感動機與語言的文化/人際功能等面向切入,並透過具體案例探討日語學習如何連結職涯發展與跨文化理解。講座風格深入淺出,引導學生思考「語言學習不只是工具使用,更是自我建構與世界對話的過程」。
攝影:許耀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