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歷史系學生參加湖北考古實習與國際田野暑期課程
今年6月,澳門大學歷史系學生任文喆和彭曉參加了由澳門大學和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湖北考古博物館)聯合組織,在湖北省京山市蘇家壟遺址開展的考古暑期實習。蘇家壟遺址是一處公元前8-4世紀左右,包含貴族墓地、大型建築以及冶煉作坊遺址的曾國大型城邑遺址,已出土多件珍貴青銅器文物和重要考古遺存。 在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方勤和武漢大學許倩博士的指導下,兩位學生通過檔案整理、遺址參觀和文物整理等實踐環節,學習了考古繪圖、器物形制與紋飾描述、文物保護與修復等知識。他們近距離接觸蘇家壟遺址出土的青銅器與陶器,親身感受了考古工作的魅力。 澳門大學歷史系本科生彭曉表示,這無疑是一次非常寶貴的機會,在蘇家壟實習的經 ...
澳大葡語暑期課程閉幕展學員成果
文藝表演 澳門大學人文學院葡文系於7月30日舉辦第39屆葡萄牙語暑期課程閉幕儀式,學員透過文藝表演,展示過去三周的學習成果;合資格的學員亦獲頒課程證書。 在為期三周的語言課程和文化體驗活動中,來自中國內地、港澳台以及東帝汶、澳大利亞的406名學員在澳大度過了充實的時光。澳大副校長馬許願致辭表示,葡萄牙語暑期課程已成為澳大歷史最悠久的暑期課程,明年將迎來第40屆。他祝賀今屆學員圓滿完成課程,並邀請他們在未來繼續參加澳大的暑期課程。 來自東帝汶的學員Febriana Teixeira表示,活動讓她接觸到中國及澳門的文化,並使用了澳大的一流設施,整體感覺非常好,希望回到東帝汶後與親朋好友分享這段獨特的 ...
澳大葡語暑期課程開幕 全球400學員體驗葡語文化
合照 由澳門大學人文學院葡文系主辦的第39屆葡語暑期課程正式開幕。今屆課程吸引來自中國內地、港澳台地區以及澳大利亞、東帝汶等國家和地區約400位學員參與,透過為期三周的語言及文化課程,深入學習葡語知識,體驗葡語文化。 澳大副校長馬許願致辭時表示,葡語暑期課程是澳大歷史悠久的課程項目,自1986年創辦以來已近40載。今屆葡語暑期課程共吸引全球406名學員匯聚澳大,他勉勵全體學員充分領略葡語及葡語文化的魅力,深入體驗澳大的學術及校園生活。 課程開幕式上,人文學院院長徐杰,葡文系主任若昂•維洛索,葡語暑期課程主任路易斯•皮雷斯、維托•席爾瓦等到場。主辦單位了解到不少學員首次接觸葡語,鼓勵他們藉課程結識 ...
廣東科技學院一行參訪澳門大學中國歷史文化中心
廣東科技學院師生參觀「博雅之壁」 2025年7月6日下午,廣東科技學院師生共120人蒞臨澳門大學進行學術參訪。在澳門國育科技有限公司與澳大中國歷史文化中心相關人員的陪同下,師生們先後參觀了校內多處標誌性場所,包括承載了澳大的校訓精神和「大博」「大雅」的人才培養理念的「博雅之壁」、典藏豐富的澳門大學圖書館,以及展示校史與發展成果的大學展館。 最後,師生們參訪了澳門大學中國歷史文化中心,並聆聽了由澳門大學人文學院院長徐杰教授主講的線上專題講座「擁抱人機共事的嶄新時代」。徐教授從人文視角剖析人工智慧時代的機遇與挑戰,引發師生們對未來教育與科技融合的熱烈討論。 此次參訪不僅促進了粵澳兩地高校的學術互動, ...
澳大藝術與設計系成為Cumulus國際聯盟成員
澳門大學人文學院藝術與設計系正式成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國際學術組織——國際藝術與設計院校聯盟(Cumulus)的成員。該系將深化與全球頂尖設計院校的合作,涵蓋聯合研究與國際研討會,持續提升教學質量及國際交流,打造師生多元且長期的國際發展平台。 Cumulus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證的國際藝術設計教育與研究組織,深刻影響歐盟及全球藝術設計高等教育政策。澳大藝術與設計系主任、講座教授李軍表示,加入Cumulus是一個很好的開局,標誌著澳大新興的藝術與設計事業獲得國際認可,同時亦是一個很好的鞭策,意味著澳大的藝術與設計學科任重道遠。該系將秉承“基於偉大的創造”的學術理想,持續不斷研究和創造,回饋澳門與世界 ...
京港澳三校交流營在澳大舉行 以學術為橋共探文明互鑒
https://youtu.be/C6ySPocBT54 京港澳三校交流營在澳大舉行 “2025年第三屆清華大學—香港理工大學—澳門大學三校學術交流營”在澳大舉行。一連五日的活動以“中國與世界:社會、歷史、文化”為主題,匯聚123名三校師生,通過深度的學術研討與切身的文化實踐,共同探索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與傳播路徑。 宋永華 在6月25日的開營儀式上,澳大校長宋永華提出活動的三項使命:學術上促進三校協作與古今文明互鑒;教育上通過新增碩博論壇服務高層次學子;文化上引導青年紮根國家發展,借鑒澳門“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經驗,探索傳統創新與“人類命運共同體” ...
澳大人文學院中國歷史文化中心舉辦“湘約紅色 · 築夢同行”文化之旅
2025 年 5 月 23 日至 27 日,澳門大學人文學院中國歷史文化中心組織三十名師生開展 "湘約紅色・築夢同行" 湖南紅色文化之旅,旨在傳承紅色基因,增強澳門師生的愛國情懷與文化自信。 5 月 23 日,師生團在張彥教授與鄭寧人博士帶領下走進嶽麓書院,緬懷毛澤東同志早年求學足跡,感受千年學府的文化底蘊。 5 月 24 日,師生們先後參觀湖南烈士紀念塔、中國共產黨長沙歷史館,在橘子洲頭瞻仰青年毛澤東雕塑,領悟 "中流擊水" 的革命豪情。 5 月 25 日,師生們赴韶山參訪毛澤東故居與紀念館,並在銅像廣場舉行獻花儀式。 5 月 26 日,行程延伸至寧鄉炭河古城,通過青銅文物與《炭河千古 ...
澳大葡文系教授沈友友獲中華圖書特殊貢獻獎
沈友友獲中華圖書特殊貢獻獎 澳門大學人文學院葡文系助理教授沈友友(Giorgio Sinedino)獲頒中國出版界面向海外的最高獎項——第18屆中華圖書特殊貢獻獎,以表彰其在中華文化國際傳播領域的卓越貢獻。 第18屆中華圖書特殊貢獻獎頒獎儀式於北京釣魚台國賓館舉行,來自12個國家的16位翻譯家、出版家和作家獲獎。沈友友作為獲獎者代表發言,分享其在跨文化傳播道路上的深厚感悟與不懈追求。 中華圖書特殊貢獻獎主要表彰在向海外介紹中華文化、促進中外文明交流互鑒等方面作出突出貢獻的外籍翻譯家、出版家和作家。獎項於2005年設立,此前已舉辦17屆,表彰了63個國家和地區的203位獲獎人。 沈友友是巴西漢學家 ...
澳大教授梁藍波與博士楊超獲德國紅點獎至尊獎
梁藍波(左二)和楊超(右二) 澳門大學人文學院藝術設計中心主任、特聘教授梁藍波與澳大博士畢業生楊超合作的設計作品《乾杯吧,澳門!》榮獲2024年度德國紅點獎至尊獎。紅點獎被喻為“設計界的奧斯卡”,紅點獎至尊獎則是紅點獎中的最高榮譽之一,獲此殊榮的設計均展現出卓越的創意和傑出的品質。 紅點獎品牌與傳播設計大獎頒獎典禮在柏林舉行,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設計師和設計界的重要嘉賓。梁藍波和楊超獲邀上台領獎,評委會在頒獎典禮上盛讚他們的作品“完美融合了藝術、字體設計、傳統技藝(中國狂草書法)和國際消費品,展現了對環保癥結的當代思考,非常絕妙。”他們的作品還獲選《最佳品牌和傳達設計—2024年紅點獎獲獎作品選 ...
澳大中文系師生於廣東省大學生寫作大賽中獲多項殊榮
中國語言文學系碩士畢業生吳浩文榮獲特等獎 澳門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參加廣東省寫作學會4月舉辦的2025年“粵港澳青年書寫灣區故事徵文活動暨第八屆廣東省大學生寫作大賽”,近40名澳大學生參與投稿,表現優異,多人斬獲佳績,贏得特等獎1名,一等獎8名、二等獎14名、三等獎17名,成績可喜。此外,該系副教授譚美玲、高級導師張艷蘭,以及兼職老師馬雲駸博士獲評“優秀指導教師”。 本次大賽由廣東省寫作學會、中華文化港澳台及海外傳承傳播協同創新中心、廣東省文化學會、香港作家聯會、香港都會大學、澳門中文寫作學會聯合主辦,旨在展示粵港澳大學生及留學生的新風貌,推動寫作學科的發展和繁榮。 本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