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1月1日至11月3日,在中央駐澳門聯絡辦公室教育和青年部的支持下,由澳門大學中國歷史文化中心主辦的”紅旗漫卷濠江畔·八秩同心啟新篇”澳門青少年研習營在廣東韶關成功舉辦。本次活動通過實地考察紅色革命遺址和自然文化遺產,深化澳門青少年對國家歷史和文化的認知。來自澳門大學中國文化推廣大使、聖若瑟五校、粵華中學、培正中學、新華中學、勞校中學、東南學校、浸信中學等師生共114人參與了此次為期三天的沉浸式學習之旅。
澳大中國歷史文化中心作為澳門特別行政區重要的學術研究機構,高度重視愛國愛澳的宣傳教育,通過系統性的研究和推廣工作,讓澳門青少年深入瞭解祖國的光輝歷程和革命精神。此次韶關研學活動旨在通過實地考察,讓澳門青少年在親身體驗中增進對國家歷史的認知,增強其國家認同感和歷史使命感。
研學團於首日首先參觀了李子園炮樓——這座位於武江區重陽鎮的”重陽抗日自衛戰舊址”,是韶關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見證了當地軍民1945年英勇抗敵的歷史。
隨後,師生們前往犁市當鋪歷史建築群。這座晚清時期建築不僅呈現了粵北地區傳統商業建築特色,更因1927年朱德在此總結出”28字遊擊新戰術”而具有重要革命意義。通過專業講解,學生們深入瞭解了這一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所承載的革命記憶。
第二天上午,團隊前往風度學校參觀學習。這所由北伐名將張發奎資助創辦的學校,在抗日戰爭期間成為中共始興縣委活動中心,如今已成為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澳門大學中國歷史文化中心特意安排了專題講解,讓學生們深入瞭解華南抗日根據地的歷史脈絡。
下午,學生們踏上梅關古道,這條由唐代名相張九齡於西元716年開鑿的古驛道,不僅是中國古代重要的交通要道,更是現存的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師生們徒步古道,感受歷史的厚重。隨後,團隊前往丹霞山世界地質公園,參觀陽元石景區並體驗水上丹霞遊船,親身感受”色如渥丹,燦若明霞”的自然奇觀。
第三天,團隊繼續深入探索丹霞山,參觀長老峰景區和翔龍湖景區,全面了解這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的獨特地貌。澳大中國歷史文化中心教師現場開展地質科普教學,將自然科學與人文教育有機結合。
午後,師生們前往南華寺參訪。這座被譽為”六祖祖庭”的佛教名寺,是禪宗六祖惠能宏揚”南宗禪法”的發源地。通過參觀學習,學生們對嶺南禪宗文化有了更深入的認識。
本次研學活動通過紅色革命遺址考察與自然文化遺產體驗相結合的方式,創新了愛國主義教育形式。參訪過程中,學生們紛紛與導遊、帶隊老師、當地居民積極交流、深入探查當地民風民俗、歷史文化,三天的沉浸式學習不僅加深了對革命歷史的認識,也增強了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
澳大中國歷史文化中心表示,將繼續發揮橋樑紐帶作用,持續開展此類研學活動,為澳門青少年提供更多瞭解祖國歷史文化的平台。未來,中心計畫將研學範圍擴展至更多紅色教育基地,並舉辦系列成果展覽和專題講座,進一步深化愛國主義教育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