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Events
  2. Depart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Views Navigation

Event Views Navigation

Today

FAH-DCLL Academic Seminar: “Comparison of literature Texts and Research on the Evolution of Early Modern Chinese” by Prof. Zhang Meilan 人文學院中國語言文學系學術講座:“文獻文本比較與近代 漢語演變研究”- 張美蘭教授

E21-3118

摘要:文本(Text),或因文獻刊刻版本不同,或因傳抄過程中輾轉引用,或因編修者個人的傾向不同,所處時代的影響,其流布方式多樣。文獻文本變革是語言變異的重要線索。尤其是同一文獻多文本、多途徑傳播,成為我們瞭解語言文化歷時演變的寶貴資料。不同 ...

FAH-DCLL Academic Seminar: “Several Questions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by Prof. Zhang Mingyuan 人文學院中國語言文學系學術講座:“民俗文化研究的幾個問題”- 張明遠教授

E21-2003

摘要:民俗文化包括民歌民謠,民間戲曲,民間風俗和生活習慣。民俗文化研究的歷史:鍾敬文先生的貢獻。民俗文化與文化人類學、社會學和藝術美學的關係。嶺南民俗文化研究的重要性以及可預期成果。民族文化研究的國際視野以及敘述開拓。 ...

FAH-DCLL Academic Seminar: “Quoting of the Shuowen Jiezi in the Explanation of the Shijing by Duan Yuzai’s Shijing Xiaoxue—–A Critical Study” by Prof. Lee Hung Kai 人文學院中國語言文學系學術講座:“段玉裁《詩經小學》 引《說文解字》釋經考”- 李雄溪教授

E21-3118

摘要:段玉裁《詩經小學》為研究《詩經》詞義之著作,當中援引許慎《說文解字》以佐解《經》之處甚多。本文透過分析具體例子,從“細釋詞義”、“說明通假”、“明異體字”、“指出異文”、“引錄籀文”、“明古今字”六方面去說明段氏引《說文解字》釋《詩經 ...

FAH-DCLL Academic Seminar: “Why Chinese doesn’t have a major class of adjectives: A revisit based on new evidence” by Prof. Zhang Min 人文學院中國語言文學系學術講座:“再論漢語沒有獨立形容詞類:從比較證據及內部證據看”- 張敏教授

E21-3118

摘要:在有獨立形容詞類的世界語言裡,形容詞的原型功能是直接作定語(名詞短語裡的修飾語),一般不能直接作謂語(它是動詞的原型功能)(Croft 1991、Hengeveld 1992)。漢語語法學界鑒於動詞、形容詞均可直接作謂語,傳統上將二者 ...

FAH-DCLL Academic Seminar: “Semantic Research and Dictionary Definitions” by Prof. Tan Jingchun 人文學院中國語言文學系學術講座:“語義研究與詞典釋義”- 譚景春教授

E21-3118

摘要:本文主要介紹語義研究對詞典釋義的促進作用。1.詞語的結構義和詞典釋義。詞義是詞本身具有的意義,而結構義是詞和詞組合後產生的意義。一般說來,一個結構所表達的意義總是大於各組成成分的簡單相加。也就是說,不是1+1=2,而是1+1>2 ...

FAH-DCLL Academic Seminar: “A Minimalist perspective on modification structures — A case study of the de-construction in Chinese” by Prof. Cheng Gong 人文學院中國語言文學系學術講座:““的”字結構的句法形態性質”- 程工教授

E21-3118

摘要:對於漢語中的“的”,傳統語法中主要有兩種看法,一種認為它起定語標記作用(“的2”);另一種認為它是名詞化標記(“的3”),其所在短語與被修飾的核心NP屬於同位性成分。生成語法中對“的”則有限定詞(D)、標句詞(C)、賦格成分(K)等不 ...

FAH-DCLL Academic Seminar: “How to Understand Chinese World Order under Heaven” by Prof. Chen Jianhong 人文學院中國語言文學系學術講座:“如何理解中國的天下秩序”- 陳建洪教授

摘要:十九世紀初期,黑格爾在其《歷史哲學》中提出,當時的歷史時刻屬於歐洲,屬於作為舊世界心臟的地中海,並且預言美國屬於世界歷史的未來。在黑格爾看來,中國屬於歷史的絕對開端,還沒有進入歷史演化的進程;美國則屬於未來,也還沒有在歷史卷軸上展開。 ...

FAH-DCLL Academic Seminar: “Digital Humanities and Research Methods” by Prof. Zhang Zhiqing 人文學院中國語言文學系學術講座:“數字人文與研究方法問題”- 張志慶教授

E21-2005

摘要: 數字人文的發展歷程,主要特徵;社會科學與人文學科研究方法的異同;一個研究案例(一篇論文)的討論。數字人文從人文計算演變來的。隨著互聯網的建成和發展,進入了數字人文的階段。最初是由幾個大學教授來做,到本世紀初的時候,學界開始做大量的這 ...

FAH-DCLL Academic Seminar: “On the Value of ZHU Dongrun’s Talks on Tales from Shakespeare” by Prof. Lei Weifang 人文學院中國語言文學系學術講座:“朱東潤《莎氏樂府談》價值論”- 李偉昉教授

E21-2005

摘要: 朱東潤20世紀初在上海《太平洋》雜誌發表的四篇《莎氏樂府談》,是中國學界細膩貼近莎士比亞戲劇文本開展批評的開始。這四篇《莎氏樂府談》洋洋灑灑兩萬餘言,充分顯示了作者對莎士比亞的專業認知,是現存篇幅最長、論述最細緻、最早獨立成章的完整 ...

FAH-DCLL Academic Seminar: “Grammar? Use?” by Prof. Luke Kang Kwong 人文學院中國語言文學系學術講座:“語法?用法?”- 陸鏡光教授

E21-3118

摘要:語言哲學家維根斯坦有這樣一句名言:“意義就是用法。”這樣一句既是難解也是寓意極深的話,道理應該如何理解?本文通過實例,闡述維根斯坦這句話的意思,又引用人類方法學、會話分析、以及純粹構式語法的多元概念,進一步思考語法和用法之間的關係,同 ...

FAH-DCLL Academic Seminar: “The difficult progress of the international standardization of Chinese characters” by Prof. Chen Xuechao 人文學院中國語言文學系學術講座:“國際漢字規範化的歷程與前瞻”- 陳學超教授

E21-3118

摘要: 一、漢字是中國對世界文明的重大貢獻,它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隨著中國綜合回國力提升,必將成為國際強勢文字 二、國際漢字“尊崇、弱化、復興”的歷史行程 三、關於漢字拼音化的曲折道路 四、關於繁簡字的論爭 五、漢字文化圈關於漢字規範化的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