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促進師生間的學術合作與交流,澳門大學人文學院5月4日舉辦第一屆鏡海人文圓桌研討會,由學院各學系同事發表22場研究成果報告,涵蓋文學、歷史、哲學、語言學、翻譯、教育等人文領域,吸引近200名師生現場參與,反應十分熱烈。

研討會由澳大人文學院院長徐杰及助理院長鄺耀基策劃,並由學院教授李麗青、張月、楊斌、朱天舒、鄺耀基和趙冠芳分別主持。徐杰院長致開幕辭時表示,鏡海人文圓桌研討會為澳大師生搭建平等、多元的研究成果分享平台,讓老師與學生進行近距離的學術交流。同時,適逢五四運動103周年紀念,徐院長鼓勵師生發揚五四精神,在各自領域產生良好影響、做出積極貢獻。 此外,對各位師生的參與表達衷心感謝。

22場不同主題的報告分為兩個會場同時進行,分組報告主題涵蓋文學、歷史、哲學、語言學、翻譯與教育等領域。與會講者的報告著眼於展示其最新的研究和前沿成果,內容清晰簡練、主題非常廣泛。每場報告完畢後,講者與師生就相關課題進一步對話交流、各抒己見。與會者能近距離感受到人文學院在各研究領域所取得的豐厚碩果,非常鼓舞,獲益良多。

在歷史與語言分組中,歷史系主任楊斌教授講解了「瘴」的形成過程以及其在中國南方邊疆的影響,且以雲南的「瘴」為例探討帝國的統治策略。同系夜華(Joshua Ehrlich)教授探討了蒂普蘇丹如何通過圖書館合法化其統治,並通過蒂普圖書館的命運透視掠奪的持久象徵力量及圖書館的多重意義。英文系王憲教授探討了《澳門日報》在報導新冠疫情相關事項中使用戰爭隱喻的情況。中國語言文學系王銘宇教授梳理了近現代語料,從源頭考察「式」字逐步獲得抽象含義的路徑,進而對漢語中「X式Y」進行重新認識。同系陳忠教授則探索漢語述謂結構變數配置,分析基於背襯優先的聯繫項目左側優勢,加深多變數視角對於漢語特徵的理解。

在文學與翻譯分組中,中國語言文學系主任朱壽桐教授結合生活實例分析了漢字的文化使用、方言優勢的文化把握、文化理解的錯誤以及現代生活的變通原則等問題。同系鄧駿捷教授介紹了明清澳門詩詞的分期與特點,並將明清澳門的詩詞發展分為三個階段,結合具體詩歌作品分析澳門詩詞中西結合、風格多樣、內容複雜的特點及其形成的特定「文學風景」。葡文系主任姚京明教授以其近期在巴西出版的兩本譯著為切入點,以巴西和葡萄牙為例,分享了中國文學作品在葡語國家的翻譯現狀。中國語言文學系張月教授通過文本細讀、對比分析江淹的《左記室思詠史》與左思《詠史》八首,解讀江淹對於左思詩歌精神內核的把握及其重要意義。英文系尤呈呈教授將沈石溪的《紅豺》和格日勒其木格·黑鶴的《黑焰》對比,探討中國野生動物故事文學的體裁、性別體現與生態翻譯相關問題。

在語言學分組中,徐杰院長探討了「語言特區」的含義,以及其與通用語法(Universal Grammar)規則的關係。英文系馮潤華教授從認知構式語法的角度,分析中英文中的移動構式。同系Andrew Moody教授通過分析披頭四(Beatles)和滾石樂隊的歌曲,探索英語流行曲美式英語和英式英語發音的關係。英語中心陳嘉麟先生分析了近年來澳門粵語流行曲中粵語英語之間語碼轉換的現象。

在文學與教育分組中,英文系Damian Shaw教授和Matthew Gibson教授一同對Nils Retzius早期關於吸血鬼的重要醫學講座進行了翻譯與總結,並展示了 Retzius試圖對吸血鬼做出全面合理的解釋的過程。葡文系Dora Nunes Gago教授通過Zoom與澳大師生分享了葡萄牙文學中移民旅程和流放經歷的表現,介紹了一批被葡萄牙文學「遺忘」的作家。英文系Jeremy De Chavez教授認為,關注結構、音調和情感衝動的修復方法,更能體現文學文本世界化的時間機制。

在翻譯與語言學分組中,副院長李德鳳教授聯同其團隊利用功能性磁力共振造影(fMRI)技術,研究擁有雙語能力在認知上的優勢。李麗青教授及其團隊則利用這項技術,嘗試去繪製人腦中語音與音樂間的介面。另外,英文系陳學成教授通過分析英文介詞單字在香港粵語中的地位,在語碼轉換和單字借用兩種理論中作出新詮釋。

在哲學分組中,哲學與宗教學系譚家博博士運用黑格爾與和辻哲郎的文化自我意識理論,分析澳門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經歷的從海洋文化自覺到珠江水道文化自覺的轉變。同系Hans-Georg Moeller教授則展示了在當代社會中,真實性是如何在個人或集體資料中被「偽裝」出來的。

研討會最終在學術思想的碰撞中圓滿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