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學者獲頒國際漢語應用寫作二等獎
大合照 澳門大學人文學院中國語言文學系師生10月29日至10月31日期間在線參加“國際漢語應用寫作第十五屆學術研討會”,所提交的三篇論文分別獲一個二等獎及兩個三等獎。 由中文系客座高級導師馬雲駸發表的論文《討論應用寫作傳播及話語權的正面影響——以粵澳疫情期間告示為例》經大會評議,獲優秀會議論文二等獎;該論文由國家所發佈的“粵港澳大灣區深化合作政策”出發,收集了大量粵港澳三地的疫情告示,探究當前各地的告示用語特徵,並提出在融合需求下三地應用文書的優化建議。由澳大榮休教授鄧景濱和澳門旅遊學院副教授黃婉妍共同完成的《微型應用文之旅遊應用—以澳門八景命名為例》獲優秀論文三等獎;該文章將微型應用文在旅遊景 ...
澳大中文系博士畢業生榮獲南粵優秀教師稱號
在近日舉行的廣東省委、省政府召開的廣東省慶祝2021年教師節暨表彰優秀教師大會上,來自韓山師範學院的劉文菊教授榮獲“南粵優秀教師”稱號。劉文菊1968年生於湖北,澳門大學中文系2020屆博士畢業生,師從楊義教授和朱壽桐教授,現為韓山師範學院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中國現代文學教授。劉文菊堅守理想,終身學習,不斷超越自己。在2014年晉升教授之後,於2016年進入澳門大學中文系學習,2020年獲得哲學博士學位(文學-中文)。劉文菊從教31年來,在教學工作中,愛崗敬業,勤教力學,為人師表,師德優良,受到廣大師生一致好評,曾獲優秀國家級普通話測試員、潮州市三八紅旗手等稱號。主持“嶺東紅色文化傳承”“潮州歌冊 ...
澳門大學人文學院成功舉辦 “文學與國家形象建構暨第十四屆國際辭賦學學術研討會”
2021年8月8日-10日,由中國賦學會、人文學院中國語言文學系合作主辦的“文學與國家形象建構暨第十四屆國際辭賦學學術研討會”在澳門大學舉行。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大學、南京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中國人民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台灣政治大學、台灣輔仁大學以及新加坡國立大學、日本大阪大學等學術研究機構和高校的專家學者,計一百二十餘人參會,會議論文有80餘篇。學院院長徐杰教授、中國賦學會會長許結教授以及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文學遺產》副主編孫少華致辭。 會上,許結教授、劉培教授、潘銘基教授、羅劍波教授、蹤訓國教授、易聞曉教授、許東海教授等眾多知名學者分別就賦學經典與國家形象建構等相關問題進行了主 ...
鏡海語言學社2020/21年度系列學術沙龍活動圓滿收官
2021年6月2日上午,鏡海語言學社(Macao Linguistics Club)2020/21年度第十期學術沙龍於E21人文學院“中文之家”順利結束。會後,在澳大人文學院代院長徐杰教授的見證下,學社為本學年社長寧瑤瑤同學和新學年社長張翠吉同學的新老交接舉行交接儀式,至此本學年系列學術沙龍活動圓滿收官。 “鏡海語言學社學術沙龍”最初發起於2014年澳大橫琴新校園啟用之時,最初借用的是南國人文研究中心的會議室,設計有獨特的社徽。本學年開學後,在人文學院代院長徐杰教授的倡議下學社沙龍活動重新啟動。學社沙龍旨在為澳大語言學專業的師生搭建一個教學相長、思想碰撞的常態化學術平臺,營造切磋琢磨、你追我趕的學 ...
香港大學余文章教授講座在澳大人文學院順利舉行
2021年5月6日上午10點,澳門大學人文學院中國語言文學系開展題為“人格、獸性與魔道:孫悟空形象生成與宋元明時期華夷觀的轉變”的講座,講座嘉賓是香港大學中文學院的余文章教授。澳大人文學院代院長、中文系系主任徐杰教授、中文系鄧駿捷教授、陳忠教授、張月教授、英文系尤呈呈教授及數十位學生出席講座。 在講座中,余教授側重探討了孫悟空角色的生成,對宋元明時期華夷觀轉變所帶來的重要啟示。藉著分析《西遊記》成書前孫悟空在俗文學中的形象演變,以及傳統文化中猢猻與“夷”的關係,本講座達到了兩個目的。其一是指出孫悟空由猴妖發展成為中華民族的典範、其文學形象逐漸豐滿的同時,所體現的華夷觀與文化身份感知的變化。其二是 ...
北京師範大學李山教授訪問澳大中文系
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研究與傳播中心副主任李山教授在2020年12月11日訪問了澳大中國語言文學系,澳大中文系張月教授負責接待。人文學院副院長李德鳳教授首先與李教授及張教授就北師大和澳大人文學科的發展特點、研究特色、未來合作等議題交換了觀點和意見。其後李山教授為澳大師生帶來了題為“《詩經》與中國傳統文論”的學術講座。講座由中文系鄧駿捷教授主持,教育學院楊兆貴教授和中文系張月教授等近60位師生共同參加。在講座中,李山教授聚焦於《詩經》,以比較的眼光討論了《詩經》作為奠基中國文學的經典,如何形塑了後世中國詩歌乃至文化的特性。此外,李教授還認為《詩經》有為中國文化“立法”的作用,並以《詩經·小雅 ...
“第三隻眼視域中的國學與漢學”研討會成功舉辦
由澳門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舉辦的“第三隻眼視域中的國學與漢學”研討會於2020年12月13日在澳門大學順利舉行。會議由中文系張月教授組織,蒞臨會議的嘉賓包括澳門大學人文學院代院長、中文系系主任、特聘教授、長江學者徐杰教授,中文系鄧駿捷教授,孔子學院副院長陳忠教授,中文系王銘宇教授,濠江學者羅言發教授等。 澳門大學人文學院代院長徐杰教授致開幕詞。會議主要包括古代典籍翻譯與詮釋、海外古典詩歌、古代小說、早期中國、女性主義與身份認同研究等議題。大會主題演講《海外漢學研究四題》由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北京語言大學特聘教授、《國際漢學》主編張西平教授發表。演講以學術對談的方式進行,張西平教授與張月教授就海外漢 ...
第一屆鏡海語言學圓桌研討會在澳門大學勝利召開
澳門大學人文學院中國語言文學系和鏡海語言學社於2020年12月12日至13日在澳門大學聯合舉辦了“第一屆鏡海語言學圓桌研討會”。本次會議由徐杰教授致開幕詞,由澳門大學的王銘宇、徐宇航、張璟瑋、王珊等教授分別主持,來自澳門大學、復旦大學、中山大學、華中師範大學、暨南大學、深圳大學、浙江財經大學、湖北工業大學的20多位老師和澳門大學的20來位研究生參加了研討會。 鏡海語言學社是澳門大學人文學院語言學師生的跨系學術團體。“鏡海”是澳門的一個美麗的別稱。澳門大學人文學院中國語言文學系和鏡海語言學社啟動這樣的一個學術平台的目的主要是:邀請外地相關學者與本校師生一起就共同感興趣的學術問題發表研究報告,交流學 ...
哈佛大學田曉菲教授講座在澳大順利舉行
哈佛大學田曉菲教授講座在澳大順利舉行 2020年10月27日晚上八點三十分,澳門大學人文學院中國語言文學系開展主題為“海外漢學視域中的六朝文學研究”的講座,講座嘉賓是哈佛大學東亞系教授田曉菲。本次學術對談由澳大中文系張月副教授主持。澳大人文學院代院長、中文系系主任徐杰教授、朱壽桐教授、王思豪副教授出席講座。澳大人文學院研究生參與對談。 在學術對談中,田曉菲教授分享了自己學術興趣的選擇,回答了海外漢學視域中六朝文學研究的現狀、研究方法及未來發展方向的相關問題,並具體闡述了陶淵明研究、文學史撰寫、手抄本文化與記憶理論的運用。田曉菲教授談到從手抄本這一視角研究陶淵明的原委,並提到陶淵明研究的新增長點在 ...
澳大舉辦先唐文學國際研討會
澳大舉辦先唐文學國際研討會 澳門大學人文學院中國語言文學系舉辦了為期兩天的“省思與開拓:先唐文學與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復旦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紐約城市大學和澳門大學等知名學府的學者通過線上視訊會議對先唐文學與文化進行深入探討。 會議開幕式的主禮嘉賓包括澳大人文學院代院長、中國語言文學系系主任徐杰教授,人民大學文學院副院長徐建委教授和澳大人文學院中國語言文學系教授鄧駿捷。三位學者分別簡介了澳大中國古代文學學科發展、先唐文學研究的現狀及大會的籌備情況。 此外,多名與會學者在研討會上回顧和總結了先唐文學和文化的發展、採行新視角及運用新方法來詮釋和解讀先唐文學和 ...